央行新一届货币政策委员会首次例会透露哪些信号?
发布时间:2018-06-10
央行货币委员会大“换血”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诞生于1997年7月,被定义为其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单位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成立之初共计11人。 据悉,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由下列单位人员构成: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二人;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一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一人;财政部副部长一人;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二人;金融专家一人。 此后,金融专家由1名增添到3名、国家统计局局长亦也成为委员会一员。 刚组建的新一届货币政策委员会中,近乎一半都是“新鲜血液”。其委员因部委合并由15人缩减至14人,7名委员不变,新晋6名委员。 新任央行行长易纲接棒周小川担任主席,财政部副部长刘伟、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央行行长助理刘国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和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央行研究局原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成为新委员。 第二季度例会释放新信号 由于今年央行货币委员会并未召开第一季度例会,相比于2017年第四季度例会,央行对外发布的新闻稿在对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判断和对货币政策的表述上均有较大的变化和做出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与2017年第四季度例会召开时相比,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中美贸易冲突悬而未决,股市与汇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兴业研究研报认为,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措辞的变化显示,货币政策正在通过改善流动性、稳定预期等手段减少不确定性对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冲击。 研报显示,这四项变化分别为:第一,对流动性的表述由“合理稳定”转为“合理充裕”。第二,要求“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第三,增加了“稳定市场预期”的表述,要求“要继续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走势,加强形势预判和前瞻性预调微调”。第四,未提及“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